慧通綜合報道:
應廣大面粉企業的要求,針對近期大家提出的一些比較集中的問題,邀請鄭州智信實業有限公司李海元高級工程師做客權威專訪欄目,為大家一一解答,以期幫助企業排除生產實際中的難題。
李海元工程師畢業于鄭州糧食學院(現河南工業大學)糧食工程專業;1995-1999年于廣西柳州面粉廠任技術主管,負責面粉生產技術工作;1999年至今在鄭州智信實業有限公司從事面粉廠工藝設計、安裝調試、新技術研究等工作。共參與負責了200多條大中型面粉生產線的設計工作,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。以下是本次采訪具體內容。
記者:李工程師,您好。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。首先請問面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面粉吸水率低、面粉做成成品(如面條)后返色過快的問題,應如何解決?
李工程師:面粉吸水率與面筋含量、破損淀粉含量成正比;所以吸水率低的問題主要指前路粉,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。
1、提高面粉面筋含量,最簡單最好的方法就是調整小麥搭配方案,用一些相應的比較高筋的小麥搭配,整體提高面粉的面筋含量,從而面粉的吸水率將會提高。
2、吸水率低與面粉中破損淀粉含量有關,也就是說與面粉的粗細度有關。如果只要求面粉吸水率指標高一點,可以把面粉相對磨細一點。操作磨粉機的時候,把流量降低一點,適當降低產量,壓緊前路心磨以增加前路粉的破損淀粉含量。再測面粉吸水率的時候,大約能提高2-5個百分點。
面粉返色主要是因為靠近皮層的胚乳(面粉)返色較快,因為這部分面粉含有較多生物酶。解決面粉返色問題,主要的做法是不要將靠近皮層的胚乳混入面粉中去。如果要求面粉不能返色,如生切面條粉、面條粉等,要根據本廠的實際情況從工藝上、操作上分離出皮層的胚乳,不讓它混入到面粉中。工藝上把中、后路皮磨粉、心料分開處理,不要混入到這種品種面粉里;操作上使前路皮磨適當放松,不要剝刮到皮層的面粉。我們通常講“分層剝刮”,比如說一皮,二皮,只剝刮中層胚乳,不要刮到皮層的胚乳,這樣就可以控制皮層胚乳不會混到做生切面條的面粉里去。
記者:在面粉生產過程中,工藝管道結露是個常見的問題,到了冬季尤為嚴重。結露后面粉粘附在管壁上,形成霉菌斑,堵塞管道、污染面粉。請問怎么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?
李工程師:這個問題許多面粉廠家都存在,非常具有代表性。我個人觀點,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解決。第一,工藝設置方面,對濕度比較大的粉管、細物料的溜管加強通風、對它降溫降濕。所以現在面粉企業風網管道越來越多,通風不好、濕度大的地方、溫度高的地方都要加強吸風。第二,是許多面粉企業沒有注意到的問題,控制物料進入密閉設備的時候,溫度的升高一定限制在一定范圍內。例如物料進入高方篩、密閉的風管、粉管里面,容易產生結露,在物料進入密閉設備之前就要把物料的溫度降下來,降溫方面比如撞擊松粉機放在一樓要比放在六樓(頂樓)效果好;另外磨粉機碾磨方面,不利于碾磨的物料不要進入磨粉機。在磨粉機取粉率不變的前提下,心磨應該適當的放松。
還有管件的選擇和安裝方面。針對容易粘貼管壁的細物料、發粘的物料,面粉溜管通常要選用一些比較光滑的材質,加快物料流速?,F在很多面粉企業采用不銹鋼管,比普通管處理得要好一些,光滑一些;安裝方面也很重要,安裝管件角度盡量掌握好,平滑一些;保證物料的流速,流速較快的物流會對管道有自動清理的作用。
以上這些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管道結露、堵塞管道的問題。
記者:隨著我國面粉加工業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,目前國內面粉廠的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。但是面粉(或麩皮)的包裝、碼垛、裝車,除有少量的計量灌裝和輸送機械參與外,大部分還停留在人工狀態,包裝工、碼垛工、裝卸工占了面粉廠生產人員總量的60%以上。在目前我國勞動力已經開始短缺的大環境下,怎么樣能盡快解決這一現狀,用機械設備、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生產?
李工程師:減少人力主要從兩個方面去解決。
1、減少成品輸送的環節。(1)盡量做到散運、散裝、散存,有利于實現機械化;(2)必須要包裝的產品,也要盡量減少包裝糧的輸送環節,減少人力使用。
2、設備方面,現在已經有先進的設備能夠做到自動計量、灌裝;也有機械手能夠做到自動碼垛,用人很少,1-2個人監控就可以。目前的現狀基本上就是這樣。
記者:很多面粉企業反映春夏季蟲害較為嚴重,這也是一個老問題。面粉廠一是設備多、管道多、蟲子可藏身的地方多;二是為避免污染面粉,不能用藥物防治;三是目前在線殺蟲設備效果不理想。廣大面粉企業都希望能得到一種實用、簡單,無害的蟲害防治方案。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如何將蟲害降到最低?
李工程師:蟲害的問題是一個比較難治理的問題。蟲害防治是一個系統工程,各個環節都要一起努力。
生產環節:(1)工藝方面,成品輸送的時候,盡量選用氣力輸送,負壓、正壓輸送;在成品發放或包裝最近的點設置檢查篩也能有效地預防。(2)設備方面,盡量選用殘留少、沒有死角或易清掃的設備,比如高方篩面粉通道設置、清粉機風道的高壓噴吹裝置,并加強清掃。
倉儲環節:(1)麥倉的出麥口斜坡角度至少55°以上,光滑一些,不要有死角。(2)粉倉倉底盡量選用鋼板制作成型,且這部分盡量加大,現澆成型部分盡量減少。
成品庫環節:很多面粉企業會忽略,成品倉的儲存環境也很重要,加強通風、降熱、降濕、降溫、隔熱。
管理環節:對生產設備、倉儲環境、成品輸送設備各個環節定時清理。允許(企業停機時間較長)的情況下,要進行熏蒸。
記者:與以往相比,目前制粉工藝有哪些變化,具備哪些特點?
李工程師:現在制粉工藝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。目前單條面粉生產線的規模越來越大,基本上都是日處理小麥500噸以上。為適應這種形勢,制粉工藝已從原來的重視品質更重視產量、能耗轉變到現在重視產量、能耗更重視品質了;大規模生產線粉路都在拉長,物料分級越來越細。比如:現在較大規模的生產線用的較多粉路是5B8M2S2T;它的主要特點有:
1、適應性方面,皮磨長了,粉路長了,比較適應相對難刮凈的新麥?,F在很多企業用100%新麥,小麥的后熟期還沒過就已經投產加工了,這種小麥很難刮凈,通常影響面粉的生產指標,長粉路在加工這種小麥方面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。
2、生產指標方面,(1)粉路較長,分級更細,可根據制作各種食品的需要生產更多品種的面粉,灰分最低的面粉出率較高,麩皮較完整;(2)單位電耗略高。
另外長粉路在操作、維護、管理方面,單個系統對整體指標影響較小,操作起來游刃有余;聯產時各生產技術指標好控制、穩定。
文章來源:慧通農牧信息資訊轉載,歡迎垂詢交流!